闻名于世的匠人精神,并不只在日本。
1
日本怎么会接受中国制造的稻米油呢?几年前,当听闻金龙鱼稻米油打算出口日本,日本米油协会会长只是摇了摇头。“感觉还没上场,就被关在门外了。”对于稻米油团队来说,日本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成见”,确实像一座大山,压在每位成员心上。 想挪走它,难上加难。
日本管理专家大前研曾在《M型社会》中提到日本的“国产信仰”:
一直以来,除了汽车或一些装饰品类消费者喜欢进口外(主要是欧洲名牌效应),日本人特别喜欢选择自己的国产品牌。
虽然日本国产商品价格大多高于进口商品,但人们依然不贪图便宜选择进口货。
这里面除了日本国产的同类商品质量确实比进口好以外,消费者更多的是对国内制造业整体的精益求精,售后服务的细微入致等等多方面的巨大信赖所支持的。
这种国产信仰,让进口商品在日本市场中举步维艰。
何况稻米油这一品类在日本人心中,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义。 日本不单是稻米油的故乡,还拥有着100多年的稻米油生产史。
早在20世纪初的大正年间,加藤平太郎创建了加藤精米所,日本便有了第一代稻米油。
到20世纪30年代,因发现维生素B1而闻名的日本科学家铃木梅太郎认为日本人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从而开始从米糠中提取油的研究。
此后,加藤平太郎与铃木梅太郎因稻米油走到了一起,开启了日本稻米油由药用到食用的转变。 直至今日,日本40%的学校和许多生产健康食品的企业将稻米油作为指定用油,甚至连化妆品也开始从稻谷中提炼营养成分。
稻米油牵动着日本民众的健康史,被当地人信奉为最优秀品质的代表。
中国稻米油想要在这样的局面下,收获日本民众的认可,几乎不可能。 甚至直到2016年,经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教授、油脂专家们的严格筛选,金龙鱼稻米油在日本获得唯一国际米油品质大奖,一举战胜日本有几十年米油生产和销售历史的日本本土稻米油企业。
2018年1月8日,这一天的东京,涩谷楼丛中七块LED大屏同时出现了同一个画面:纯红色的背景上闪动几个大字:
金龙鱼稻米油日本上市。
当这一切都成为可能,当稻米油团队面对着来之不易的成就热泪盈眶时,依然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质疑中国稻米油成功登陆日本的真实性。
“那些人越怀疑我们,越觉得我们像是炒作,我们在欺骗大众,我们反倒觉得越有成就感。” 因为只有每一位为稻米油事业付出辛勤的人,才知道这份成绩,多么真实,又多么不容易。 这一不容易,便是十年。
2 当益海嘉里董事长穆彦魁第一次从日本带回一款国内还未见过的米油并着手研发,几乎没有人知道如何开始,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甚至没什么资料,从设备,到技术、对于金龙鱼乃至中国来说,稻米油都是一片空白。 一切从0开始,没有捷径,只能孤注一掷。
“我们也走过弯路。我们曾引进一整套脱蜡设备,但完全没有派上用场。大大小小做了上千次试验,大部分都是无功而返,探索就是这样,总要有代价。”王勇说。 随着稻米油精炼技术的进展,金龙鱼在这一领域的投入还在不断加大。
“每次见到董事长,他最关心的,是消费者对产品体验好不好,反反复复叮嘱的,是一定把油的品质做到最好。”背负着产品销售压力的张波如是说。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日本和各个国家搜集稻米油样品,拿回来做各项指标的检验和对比,公司的管理层非常重视品质,要求各项指标都要优于行业水准,对稻米油的品质研究,一天也没停歇过”。 研发王勇还透露,在双一万的产品升级过程中,工厂每跑一次做实验,如果不成功,浪费就是200-300吨的油,数亿的投入。
“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企业想都不敢想的牺牲。我们只能咬着牙继续干。” 稻米油团队最终把自己逼的有多狠? 为了检验稻米油的品质,他们决定让金龙鱼稻米油登陆日本,去和拥有一百多年稻米油研发历史的国家同台较量。 “赢了,没什么,这条路继续往下走。 输了,知道自己错哪了,更要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我们只想给老百姓最好的。” 这么想,也这么做的企业在中国屈指可数。 最终,中国稻米油用与日本主流米油同等的定价,坚持公平竞争的态度,凭谷维素含量高出日本主流米油品牌的3-5倍的品质,成功在日本上市。
上市发布会当天,日本几十家知名零售商悉数到场,包括全家FamilyMart、罗森(LAWSON)、7-Eleven、永旺,以及丸红食品、三菱食品、三井食品、伊藤忠食品、兼松等大型商社,甚至一些同行和对手都同时出现在发布会上。
在日本,一个品牌可以吸引到这么多零售商和客户同时到场的是罕见的。
在超市排队购买金龙鱼稻米油的日本民众更是络绎不绝。
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以:
“金龙鱼日本上市,或打破日本国产稻米油格局”为题做了详尽报道。
50多家日文媒体转载,日本CCTV大富电视台、华文媒体也主动对这一事件关注......
金龙鱼稻米日本上市的消息,成为日本那一天最重要的新闻之一。
在日本上市一周年后,金龙鱼稻米油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百店同庆”,众多日本主流超市汇聚在一起为这款中国稻米油庆生。
当地消费者也表示了对产品由衷的认可。
3
“国家二字,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担当。”
这句话是益海嘉里陈波对稻米油发展十年的总结。 “无论今天稻米油面对的是哪个国家的检验和认可,我们的初心,都是希望最终收获来自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是把最好的,更好的,留在中国。” 稻米油产业的发展不仅限于为民众提供更健康的粮油,它也为中国的粮食深加工产业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开端。
作为这个产业链的见证人,益海嘉里集团包装油事业部总监陈波介绍说: 中国每年生产稻谷近两亿吨,但受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的影响,水稻的综合开发,副产品几乎谈不上什么利用。
陈波对此津津乐道: 在我们的工厂里,一粒稻谷,经过剥壳处理,可以变成了生产电力和蒸汽的原料。 目前1.75吨稻壳可替代一吨标准煤,每年给企业节省7000多万成本,不仅解决自身供电,多余的电力还可以输出。 燃烧后的稻壳变成了稻壳灰,这又是一种极其环保可再生资源。
米糠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以继续提炼卵磷脂、肌醇、甾醇、谷维素、香兰素等产品。 一粒米在这里“鞠躬尽瘁”,来于大地,归于大地。
陈波推算,如果稻壳发电技术在全行业普及,全国每年可节省煤炭约2600万吨,等于几个大型煤炭一年的开采量,节省发电成本约49亿元,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多万吨; 如果米糠榨油技术能在全行业推广,每年可为国家增加油脂供应230万吨,年增值约46亿元,若换算成大豆,则节省1.1亿亩左右的种植土地......
“发展稻米油,是真的在为这个国家做事情。”
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穆彦魁曾感叹:
“这十年来,我们脚下这条水稻产业之路并不平坦,甚至是充满坎坷,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始终相信,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 稻米油要走过的何止于一段不被认可的路,那是一条几近孤独,甚至过去无人问津的路。 然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是一份坚定的,让国人健康,国力更强的心愿。 历经前世今生,一颗颗稻米终将汇聚成令世界瞩目的力量,用一颗拳拳之心,在华夏大地上,创造更多奇迹。
◇ 责任编辑:华妹 微信(misshua2017)